首页 资讯 正文

沧州为现代农业装上“智慧大脑”

体育正文 152 0

沧州为现代农业装上“智慧大脑”

沧州为现代农业装上“智慧大脑”

建设示范园区 应用大(dà)数据技术 推广智能农机装备

沧州为现代农业装上(shàng)“智慧大脑”

河北日报客户端讯(记者王雅楠)近日,青县大司马(dàsīmǎ)现代农业园区蔬菜大棚内温度升高,棚顶的风扇自动开启调节棚内气温。“这是我们(wǒmen)的高效(gāoxiào)智控装配式蔬菜大棚,智能传感设备实时监测棚内空气的温湿度等,相关数据可传送到手机(shǒujī)上。”大司马现代农业园区负责人李志彬笑着说,现在,一个人一部手机就能轻松管理十几个(shíjǐgè)蔬菜大棚。

近年来,沧州市围绕农业(nóngyè)示范园区建设(jiànshè)、大数据技术应用、智能农机(nóngjī)装备推广三方面发力,积极打造智慧农业场景,为现代农业装上“智慧大脑”,持续提升农业智能化水平。

“目前,全市建有(jiànyǒu)农业园区115个,其中54个市级以上现代(xiàndài)农业产业园(chǎnyèyuán)都在积极推进智慧农业场景应用。”沧州市农业农村(nóngcūn)局农业项目规划与监测中心主任殷文红介绍,今年,该市还在持续推进网络化、智能化、精细化的现代“种养加”生态农业应用示范区建设。

聚焦智慧农业场景赋能农业生产,沧州市(cāngzhōushì)还积极布局建设智慧农业大(dà)数据中心,推动智能感知、分析、控制等技术和装备在大田(dàtián)种植中的集成应用。

6月11日,在南皮县智慧(zhìhuì)农业大数据中心(shùjùzhōngxīn),智慧大屏上显示着全县79.6万亩耕地上的农作物长势。当工作人员将屏幕定格(dìnggé)在农作物成熟度预估(yùgū)界面,监测区域内的55.7万亩小麦呈现出黄色,成熟度预估值为100%。

“这些影像是(shì)在卫星遥感影像和小麦分布图层基础之上,做的(de)全县小麦长势监测的图层展示,可以掌握(zhǎngwò)全县小麦长势。”南皮县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负责人霍璟瑱说。

据悉,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依托卫星遥感、多光谱检测、农情(nóngqíng)监测、北斗卫星导航(dǎoháng)等先进技术,可以(kěyǐ)对全县农业数据资源进行统筹规划与整合应用,实现(shíxiàn)了一端惠农业、一屏观全景、一网管全域。自2024年10月投入使用以来,该中心已累计提供气象和重大病害监测预警信息1936次,为南皮县(nánpíxiàn)小麦丰收提供科技支撑。

发展智慧农业,智能农机(nóngjī)装备场景应用必不可少。在沧州(cāngzhōu),随着大数据、5G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,各类(gèlèi)智能农机装备走进田间地头,新农人有了“新农具”,农业生产变得更加智慧。

2024年,国家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河北分中心落户沧州,农机自动驾驶平台上线运营后,无人驾驶播种机、无人驾驶收割机(shōugējī)、无人驾驶卸粮车(liángchē)等智能农机装备已被(bèi)应用于沧州农业生产主要环节。

在沧县鑫翰种植专业合作社,100多台农机全部安装了基于北斗系统的(de)终端,实现播种、收割、平整地块、植保等环节的无人化和自动化。“相比于传统农机,自动驾驶农机可提升20%至30%的作业(zuòyè)效率,每亩地可节约种子(zhǒngzi)20%左右。”该合作社负责人张宸说,有了这些自动化农机设备,种地从力气(lìqì)活儿变成(biànchéng)了技术活儿。

“智慧农业(nóngyè)场景的推广应用(yìngyòng),为(wèi)推动传统农业加速向智慧农业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。”殷文红说,下一步,沧州市将持续推进更多智慧农业场景应用,为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、带动农民增收(zēngshōu)致富提供新动能。

沧州为现代农业装上“智慧大脑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